本報制圖/盧浩
過去十年,四川遭遇多次區域干旱——
聚焦
7月中旬,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迅速切換了防洪和抗旱兩個主題。不過,兩座新建的提水泵,負責連接場鎮和赤水河的10.2公里輸水管道隨時可以投入使用,日供水能力超過2800立方米,人們不用擔心“水缸”出問題了。
2013年川南大旱,二郎鎮場鎮供水還是從10多公里外的赤水河拉水。無論水質好壞,只要卡車開進鎮子,很快就被一搶而空。
從“拉水吃”到“抽水吃”,秘訣全在于提水泵和輸水管道上——亦即抗旱應急水源工程的投入使用。
A
引提調水、打井、修水庫,三種手段補短板
抗旱應急水源工程,指在遭遇干旱、常規水源無法保證供水時,可以臨時承擔水源補給、供給的水源地或工程設施。我省在2014-2016年間,啟動48個嚴重及主要受旱縣(市、區)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。
省農水局抗旱辦主任楊海說,四川水資源季節和區域分布不均衡,“可以說十年九旱,旱澇交替?!?/p>
二郎鎮缺水問題,近十年愈發凸顯。2006年至今,常住居民由2000人增至6000余人,生活用水量激增兩倍以上;場鎮釀酒等工業用水不斷攀升。原先負責給場鎮供水的小型水庫庫容僅有22.7萬立方米,早已經不堪重負。
古藺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,考慮到修建水庫的成本問題,唯有把目光放在距離場鎮10余公里的赤水河,“配備提灌站、輸水管道,平時待命,旱季啟用?!?/p>
水庫和引提調水工程之外,另一種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是打水井。
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將水庫、水井和引提調水工程作為抗旱應急水源建設的主要手段,主要是針對全省旱區兩大誘因:工程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。在喀斯特地貌地區、人口集中地區,因為用水量大、地質條件差,一般都是修建引提調水工程;人口集中、地質條件稍好地區,主要靠修建水庫;“而人口相對較少、地質條件較好的地區,一般都是打井”。
根據2014年出臺的《四川省抗旱規劃實施方案(2014-2016年)》,三年內投資38.7億元(含中央投資28億元),建設引調提水工程238處、抗旱應急備用井1077口、抗旱應急水庫28座。
B
財政買單農戶投勞,終于吃上放心水
工程建設的另一個難題是資金。
我省項目區48個縣中有24個是貧困縣。因此,我省明確:考慮到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的公益性和地方經濟狀況,中央及省級資金占大頭。打井項目,中央及省級資金占總投資70%;引提調水項目,中央及省級資金占80%。
攀枝花仁和區平地鎮被列入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項目區,全鎮上下都在打聽:要不要出錢?出多少?最后得知:項目資金由中央、省、市分別配套,農戶只需投工投勞。2014年冬季項目正式開工,只有8000人的平地鎮累計投入勞動力近20萬人次,最終建成提水泵站和8公里輸水管道,使附近鄉鎮的中型水庫躍進水庫與平地水庫實現渠道聯通。
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我省實施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的兩年間,累計投資14.3億元,幾乎全部由財政買單,“基本上沒讓老百姓出一分錢?!?/p>
截至今年6月底,全省2014年度、2015年度共計完工47個項目縣的165處引調提水工程、716口備用井,根據監測,已完工項目所在地的供水保證率由原來的70%以下,提升至95%以上。水源得到保障的同時,水質也全部達標。根據監測,全省已完工引調提水工程、備用井工程水質達標率100%,均達到Ⅲ類水質以上(飲用水源地標準)。
C
新增14億立方米供水量,生產用水不發愁
除了保障旱區的生活用水,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還有一個作用:保障生產用水,尤其是確保農業灌溉水。
7月底,眼看葡萄就要成熟上市了,自貢市富順縣李橋鎮車橋村村民李中梁臉上樂開了花,盤算著賣了葡萄把小洋樓裝修一下,在秋季把兒子的婚事辦了。
他說,這一切都要感謝政府修通了村里與木橋溝水庫的水渠。
李中梁的葡萄園有10畝地,建成已有六年,前四年只能勉強保本。原因很簡單,李橋鎮位于丘陵,是水庫覆蓋盲區。每到葡萄掛果的關鍵時節,李中梁只能挑著水桶來回奔波,“能保多少是多少。”
2014年開始,李橋鎮被納入全省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區。根據規劃,這里要修建一條連接木橋溝水庫的水渠,并挖9口深水井,全部投資1900萬元,無需農戶承擔。
2015年5月,工程正式完工。李橋鎮2.5萬畝農田變成木橋溝水庫的灌區,李中梁趁勢把水引到了葡萄園。當年,葡萄總產量從3500公斤增加到7000公斤,按照每公斤6元計算,年增收21000元。
據統計,工程投入使用兩年,李橋鎮2.5萬畝受益農田每畝每年增收超過200元。
楊海介紹,根據規劃,我省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后,可新增供水量約14億立方米,相當于140座中型水庫的庫容,可為132萬畝農田
624萬人實施旱期供水。(記者 王成棟)